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

作者:[日] 平川彰出品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9
装帧:精装
页码:624
读者:575位
评分:9
ISBN:9787559621535

内容简介


“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 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亦为广大佛学研习者和爱好人士的必备指南。 ◎ 内容简介 《印度佛教史》一书是卓越的日本佛教学者平川彰先生论述印度佛教的通史类著作,内容详尽,叙述简洁,广泛综合东西方印度佛教研究成果。其论理分明,剖析层层深入,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印度佛教的历史概貌,令读者耳目一新。本书是“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亦为广大佛学研习者和爱好人士的必备指南。 ◎ 名人推荐 检读这部著作,我们大体可以窥见近百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印度佛教”领域内,所注重的是哪些层面,所解决的又有哪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再注意每章所附的注释说明,则更能加强我们对印度佛教研究史的认识。作者在通史体裁的运用上,可以说掌握得颇为得心应手。这部书能译介到汉传佛教学术界是值得赞叹的。 ——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 蓝吉富教授 《印度佛教史》以“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后期大乘佛教”“密教”等五章,来论述印度佛教源流之生灭,令鉴往知来;并探究佛陀本怀与宗派发展,使本末有序。此书各种议题考名责实,参考资料巨细靡遗,内容条理分明,文笔深入浅出,不仅是学者专家之参考必备,也是初学大众的入门指南。本书是我研究生时期的佛学研究启蒙书,乃至今日身为教授,也常置于案头,以便教学与研究。《印度佛教史》名重国际,是学术界经典之作。 ——惠敏法师


目录说明


序一 平川彰及其《印度佛教史》 序二 鉴往知来,学习佛陀的人间关怀 溯源穷流,发挥菩萨之人本精神 译者序 自序 缩写表 前言 第一章 原始佛教 第二章 部派佛教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第四章 后期大乘佛教 第五章 秘密佛教 后记 校对者记


读者评价


豆友3885817(推荐):
看过台版的,认真研习了几周呢,虽然只剩粗浅的印象但对我影响很大。
祺(力荐):
没兴趣的就别读了,光看那些人名看得我头疼,但是内容非常吸引我,近2000页我居然一天两夜看完了,任何宗教史都离不开斗争呀,所以教义的善和发展史简直有点讽刺呢,可惜印度没完整的历史记载,小乘佛教史至今无法展开,最后章密教史很有趣
Sylvia CHEN(力荐):
可以说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教派的主张和演变都有非常相信的介绍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毕竟佛教的专业词汇太多,而对佛教了解不深者,容易迷失在各种词汇之中。如果有本书常用词汇的汇总和解释,就更完美了。不适合作为通识读本,定位大概是实用型资料书,在需要用到相关知识的时候查阅会更好。
孤竹呓语(力荐):
台湾学者蓝吉富在该书序言中将佛学研究分为信仰式研究和学术式研究,相比于目前汉传佛学界的学术失范现状,平川彰的这本纯学术著作显得尤为可贵。虽然是七十年代面世的著作,但作为佛学入门级书籍足矣。平川彰按照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秘密佛教的时间线进行叙述,并且梳理了当时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此书也算是平川彰的学术研究大纲,几乎每一段时期都有相应的专著,尤其是对大乘佛教的起源提出了“佛塔集团说”的创见。
撒旦的咆哮(推荐):
此书对佛学所涉无多的读者而言其实并不友好。根据《校对者记》,原来原版著作均用现代日语,而庄昆木译成中文后,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传统中国佛学的词汇和句法,这就使本书反倒比原版更不易为普通读者所理解。更何况印度人名地名纷繁,佛经典籍浩瀚,对普通读者而言非常陌生,各类名目纷至沓来简直令人头晕目眩,因此要从此版本的《印度佛教史》来窥知印度佛教之面目,对外行人来讲恐怕仅能获得一些零星印象。我的体会是,佛教乃认识论之学,要脱离苦讹,就要在修行中不断辨识各类错误的虚幻的认识,获得正确的真实的认识,以此方得涅槃。
#momo#(很差):
除了前言,完全读不下去,历史的罗列,毫无趣味。 最初施行食物的条件是:产量多,天气炎热,放着就会腐烂。所以不如给出去。

下载地址


    





CopyRight©2020-2025 email: mvilplss@gmail.com | 浙ICP备19048829号-1